行与知-赢得海内外的一致赞誉

凭这三点,新加坡商业搞定客户“贴心”体验
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18.09.19
今年来到了“狮城”新加坡。2016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(GFCI)排名报告显示,新加坡是继纽约、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,在这样一个城市国家,购物中心又具备了怎样的特色和可借鉴的经营模式?对此,参与考察的RET睿意德西南区策略顾问部高级总监孙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。

2月,我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商业考察。利用考察间隙,我约见了一位在新加坡定居十余年的朋友。在闲聊中,谈起新加坡商业与国内商业的差异,作为IT从业者的朋友却用一句话说了他的看法:“新加坡商业比国内商业更贴心。”这个看似外行的总结,恰恰反映了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真实想法。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,我也一直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考察——新加坡商业究竟贴心在哪里?

新加坡商业考察

一、全面周到的建筑功能

新加坡是一个炎热、多雨的国度,即使在北半球的冬天,也一直是闷热的天气:在街面行走约10分钟,就会大汗淋漓。对于这种情况,除室内常见的空调外,注重节能新加坡利用一些小小的装置,就起到了很好的防暑降温的效果。

新加坡商业考察

City square室外空间悬挂的巨大风扇,起到了很好的降温效果

新加坡商业考察

Westgate在室外采用了送风系统,通过空气流动,减弱了炎热感

新加坡天气变化非常快,几乎隔几天就会有大暴雨,持续时间不长,通常半小时至一小时就会停止。通常在这样的天气下,出门看不看天气预报,带不带雨伞,似乎都是非常纠结的问题。然而在新加坡,根本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。商场与商场之间、商场与公交枢纽之间、商场出租车上下车区域都有挡雨的设施,非常便捷。

新加坡商业考察

在新加坡遭遇暴雨,借助于长长的连廊,顺利在雨中步行500米,居然一点未湿

新加坡商业考察

新加坡著名商业街区乌节路上的orchard gateway的全封闭空中连廊,连通空间与时间(下图有乌节路历史面貌的照片与介绍)

与许多热带海洋性区域一样,植被在新加坡生长也非常茂密,极高的植被覆盖率也让新加坡有了“花园城市”的美誉。而几乎所有新加坡的商业,都与城市基因完美融合,将花园的概念融入空间。

新加坡商业考察学习

逛West Gate,就如同在逛花园一般

新加坡商业考察学习

只有小小中庭的Scotts Square,也要营造出茂盛植被的感觉

二、打破常规的功能组合

在做综合体的时候,我们时常会探讨“综合体的家族效应和功能叠加”话题,一个好的综合体,就犹如集成了大屏幕的IPOD、革命性的移动电话以及突破性的网络通信设备——IPHONE一般,在有限空间承载无限的可能。新加坡的商业在功能叠加上有很多国内不常见的叠加方式,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。

国内的项目喜欢把商务部分放在塔楼里,而新加坡有许多商务功能和购物中心的联系非常紧密,甚至在商场内就可以看到这些设施。

新加坡商业考察学习

金沙购物中心顶层往上望可以看到人群涌动的区域,是会议中心

新加坡商业考察学习

新达城的会展中心在购物中心内部有清晰的入口

在发明社区中心的新加坡,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社区功能被放在了商业中心中,真正实现了商业的多用途。

三、恰到好处的场景打造

新加坡单个商业体量都不大,除了少数如金沙、新达城这种大体量购物中心以外,大多数购物中心都在五万平方米以下。如果说大体量商业追求气势,那小体量商业就要追求精致。在有限的空间内,通过各种小景就能产生换境的感觉。

新加坡商务考察学习

Orchard gateway入口处看到的“the runway”,即使不热爱运动,但也会让人感觉到充满活力

新加坡商务考察学习

One raffles place虽然室内空间局促,但在室外,三块草坪和人造沙地,成为人们的休闲活动场所

新加坡商务考察学习

金沙购物中心地下层上方设置可以形成瀑布的装置,在地面则是一个透明的大碗,在雨季则可收集雨水形成景观

新加坡商务考察学习

Marina Square虽然在室内空间上中规中矩,但仍在局部设置了水线景观,小朋友玩的不亦乐乎

纵观新加坡商业,我认为“贴心”的本质在于提供给顾客舒适的购物体验。我们常说实体商业应对电商冲击的办法,是带给消费者真切的体验。然而体验的本质也许并不是标新立异,而是让人感到放松、自在、舒适。就如同在考察新加坡的几天,当我在室外被热浪蒸腾或被大雨追击时,我迫切地希望扎进遇到的任何一个购物中心里,因为一进入其中,就觉得整个身心都舒畅自在了。

咨询热线

13318746536